“死亡是生命的终点。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生命的终点充满温暖。”12月25日,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业务科副科长张正宇又在念叨着这个重复了千万遍的句子。
年终岁末,张正宇没工夫想这是他干这行的第几年了,所有的操作都是肌肉记忆,所有的默默付出,也都已成习惯。
贵阳景云山收到来自瓦努阿图的感谢信
年6月13日,一封由中国外交部转交的特殊感谢信寄到了景云山殡仪馆。
事情还得从同年5月16日说起。当日,景云山殡仪馆接到电话,需派人全力办理一名国际友人遗体的外运事宜。该逝者名叫WillieNakatLapsin,系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理的秘书,在贵州省铜仁市参加商务活动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身亡,其亲属及*府要求尽快将遗体通过国际运尸渠道按“贵阳-广州-悉尼-维拉港”的航线运送回他的祖国——瓦努阿图。
瓦努阿图位于南太平洋西部,贵阳无直达该国的航班,必须经过多次中转才能到达。涉及路途如此遥远、手续办理阻力重重的国际运尸业务在贵州尚属首次。馆领导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张正宇。
时间紧,任务重,他迅速查阅、了解各方资讯,及时协调外事、海关、检验检疫、机场以及外交学院等部门,并转请南航驻悉尼分公司在悉尼进行单方协调,经过多方努力,WillieNakatLapsin的遗体于5月26日晚8时25分正式由贵阳启运,并于28日晚顺利抵达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使得逝者家人终于实现了让亲人*归故里的心愿。
张正宇(左一)接待瓦努阿图逝者亲属及陪同翻译
这些工作并不是张正宇最初的活路,46岁的他,办公桌抽屉里放着10余本先进个人证书,在这方黑与白为主基调的世界里,这些证书默默讲述着他的故事。
张正宇(右一)接待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交流国际遗体运送相关业务
妈妈的话,是我的强心剂
年4月,张正宇入职景云山殡仪馆,这里俗称“火葬场”。
尽管一开始也害怕过,但是,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去”信念,使得他很快克服了工作带来的心理不适。然而,新的困扰出现了。
入职半年后,一位热心阿姨给他介绍对象,女方问他在殡仪馆干什么工作时?张正宇答道:“接运工”。
一开始对方以为是开车,但当他说“其实是抬死者”,话音未落,女方面色铁青,仓皇离去。几次相亲结果如出一辙。
外人的不理解令张正宇感到苦恼,不过,家人却很支持这份工作,特别是母亲常劝慰道:“你不要因为几次相亲失败就受打击,瞧不起自己的职业,一定要好好珍惜!”母亲的话犹如“强心剂”让他心无旁骛地在黑与白的天地,一干就是22个年头。
永远冲在一线的宇哥
22年,张正宇在景云山殡仪馆先后从事过安保、接运、化妆、引导以及管理等工种,追求极致的执拗性格让他很快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并被大家亲切称为“宇哥”,而“宇哥”身影也总是冲在工作的第一线。
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景云山殡仪馆“抗震救灾善后处置小分队”迅速组建,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风雨兼程赶到目的地。
满室的遇难者遗体让小分队成员泪流满面,化妆、整容、搬运、送别……饿了来碗自带的方便面,困了席地而眠,不分昼夜连轴转……
此时的“宇哥”身上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面对各种临时任务总是第一个响应,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小分队和全国同行一起用泪水、汗水,用爱意、敬意,送走了上万名遇难者,体现了高尚的职业品格和担当精神。
事后,成都殡仪馆专门送来了“蓉筑情谊深”的锦旗,景云山殡仪馆因此获得了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善后处置工作的小分队载誉归来
22年间,张正宇送别了无数逝者,但无论再忙,他都不曾省略最后“请送”遗体的鞠躬礼,让逝者安详,给生者安慰,这就是来自张正宇以及所有殡葬工作者对于生命的关怀。又是一年岁末,送走的,都是安详与宁静,迎来的是全新的每一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丹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施昱凌
编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