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s://m.39.net/pf/a_4793199.html科尔沁民歌传承班在演出
千百年来,草原上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蒙古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谜语、说唱等,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40年来,蒙古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推广等均取得不俗成绩,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具有文学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蒙古民族包括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宝藏。英雄史诗演述草原勇士的荣誉,赞词和祝词传诵美好的愿望,谚语和民间故事体现智慧和才能。”现年89岁的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专家胡尔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歌集《蒙古民歌集》出版,随后《东蒙民歌选》出版,均由胡尔查与老一辈音乐家安波、许直等收集、整理、编辑、汉译词。两部民歌集对后来蒙古族民歌的搜集、整理、研究、传播、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胡尔查与蒙古族民间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民间文学领域内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胡尔查说。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收集、整理工作启动。胡尔查主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内蒙古卷)”的工作,他与一些民间文学工作者克服各种苦难,对蒙古族民间文学进行搜集、筛选、编纂、汉译、审定。蒙古文版《蒙古族民歌集成》《蒙古族谚语》《蒙古族民间故事集成》陆续出版。《蒙古族民歌集成》收录了各地区蒙古族民歌余首,根据题材分为礼俗赞颂类、宗教信仰类、儿歌类等11类。《蒙古族谚语》收录了蒙古族常用的余条谚语。《蒙古族民间故事集成》的字数达余万字。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中国歌谣集成》(内蒙古卷)、《中国谚语集成》(内蒙古卷)的汉文版与读者见面。这三套集成共收录了余万字的歌谣、谚语、故事。其中,蒙古族民间故事篇,蒙古族民歌余首,蒙古族谚语余条。“这些集成是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原则编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还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搜集、编纂工作中,我区民间文学工作者倾注了汗水、情感、智慧,彰显了他们的文化自觉,表现了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胡尔查说。
年,原本年就离休的胡尔查正式退了下来,当时他已年近八旬。“改革开放的40年,恰是蒙古族民间文学这朵山花烂漫之时,我亲眼目睹了我区蒙古族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编纂出版的过程,感到无比自豪。”胡尔查感慨地说。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英雄史诗《格斯尔》《江格尔》新版本、新篇章陆续被发现。《格斯尔全书》《蒙古英雄史诗大系》等一大批民间文学古籍文献相继出版,为研究蒙古族英雄史诗、蒙古族民间文化遗产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论蒙古族民间文学》《蒙古族民间文学概论》《蒙古族民间文学理论》《蒙古族民间文学导论》《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等高等院校综合型教材的编辑出版,加快了蒙古族民间文学理论建设步伐,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年,《蒙古族民间文学概论》正式成为我区各高等院校蒙古语言文学系必修课课本。
年,我区开始培养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先后申请到培养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位点。进入21世纪,蒙古族民间文学不仅探索着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而且从单纯的文学概念转变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民间文学不仅包涵狭义上的文学范畴,而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其在新时代起到实际应用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内蒙古大学教授呼日勒沙说。
对蒙古族民间故事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保护
“民间文学靠人们口口相传,对于人的依赖性强。一旦传承人不在了,美好的故事、史诗等也就没有了。一些民间故事、民谣、民歌、谚语等仍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需要记录下来。年‘,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全面、系统地抢救、保护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对草原上流传的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祝赞词、民歌、乌力格尔、好来宝、史诗、民俗等进行了抢救和保护。”蒙古族作家哈达奇·刚说。
提到阿拉善右旗,总会让人想到古道夕阳、大漠驼铃,还有口口相传的蒙古族民间故事。我区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和工作者一个旗县一个旗县地搜集、记录民间故事,并进行分类和审定。年夏,《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阿拉善右旗卷》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之一,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蒙古族民间故事全书》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蒙古族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编纂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哈达奇·刚说。
铁木尔布和是《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阿拉善右旗卷》的编纂者,一位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专家,他分别于年、年、年,自费到12个盟市80多个旗县(区)的农牧区,行程上万公里,做田野调研,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珍贵的民间故事。经过铁木尔布和等人多年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乌珠穆沁旗民间故事》《鄂托克旗民间故事》等46个旗县卷相继问世。
“抢救、保护蒙古族民间故事工作几乎覆盖了所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旗县。这项工作是对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一次全面、系统、大范围的抢救保护。”铁木尔布和说。
《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收集、整理了各种蒙古族民间故事,以旗县卷形式出版。在坚持“精品”原则的基础上,去除糟粕、留住精华。按照民间文化的学术要求,在故事搜集整理过程中,尽量保留了每个地方(部落)的方言、真实的历史传统叫法等,为今后的研究留下珍贵的资料。《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将成为蒙古族传统民间故事的汇总,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篇章。
将民间文学独特魅力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胡尔查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借鉴更没有创新。蒙古族代代相传的民间文学遗产,近年来得到创新发展,散发着芳香,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我国首部以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创作的大型三维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已播映第一部,受到观众喜爱。集蒙古语动漫课件《蒙古民间寓言故事》,改编蒙古族民间传说的动漫《巴拉根仓传奇》蒙古语版,获得读者的认可。
为了抢救和保护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我区建成“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民间文学类数据库项目”等大型数据库;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的“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数据库已存入万多字的民间文学第一手资料;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收录6部《蟒古思故事》等。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蒙古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遗产。
“继续推动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挖掘工作及民间文学数字化传播工程,将民间文学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今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依然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对于这一点,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偏离。”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布和朝鲁说。
近年来,在“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中,《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英雄史诗》《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民间传说》《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谚语》《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谜语》《蒙古族民间文学大系·神话》《蒙古族民间故事精粹(上下)》6卷,《蒙古族礼仪诵词大系·祝赞词》《蒙古族礼仪诵词大系·祭祀词》《蒙古族礼仪诵词大系·婚礼词》3卷,以及《蒙古族乌力格尔》《蒙古族相声精粹》《经典蒙古剧选》蒙古族曲艺3卷出版;内蒙古艺术学院先后成立了“科尔沁民歌传承班”“阿拉善长调民歌传承班”“锡林郭勒民歌传承班”“鄂尔多斯民歌传承班”“安达班”“乌兰牧骑班”,以此尝试高校音乐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的“民族音乐传承班”模式。蒙古族民间文学遗产确立新时代民间文学研究的理念,研讨新时代民族民间文学的全方位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蒙古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翻译、出版,推动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部囊括中国百年来民间文学集大成之巨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去年正式启动编纂。到年,正式出版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民间文学理论等12个类别与系列的大型文库卷,每卷万字,共10亿字,并将建成“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内蒙古今年将交稿完成第一批省(自治区)级示范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内蒙古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内蒙古卷》的编纂、翻译工作。
今年9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实施“内蒙古民间文学翻译(蒙译汉)工程”。
“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必将带来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繁荣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以蒙古族民间文学为主体内容的社会活动,大力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与发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内蒙古分卷负责人之一的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伊和白乙拉说。(长河本文图片由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