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努阿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3年,俄罗斯男子要来中国探亲,办签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初春,莫斯科的天气却没有一点儿春意,仍是极为寒冷的。一天,一个裹着大衣的男子风尘仆仆地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门前,在门外站了好一会后,他终于鼓足勇气,推门走了进去。

进门后,他直奔签证处而去,很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便接待了他。工作人员当即便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男子立即讲出了自己的目的:“我要办去中国的签证!”工作人员接着问:“您要去中国做什么呢?”男子回答自己在中国有亲人,这次去中国,他是要回去探亲的。

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比较紧张,因此该工作人员的审查也十分严格,他紧接着便追问道:“你说你是回去探亲的,那你要回去探什么亲戚,他的名字叫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男子脸上明显出现了一丝犹豫,他考虑了一会后慢慢地回答道:“我要回去看望我的爷爷,我爷爷的名字叫做刘少奇。”

这个回答让工作人员很是惊讶。她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面色紧张的男子。刘少奇身为曾经我们的国家主席,她自然是知道这位前领导人的。可一个外国人自称刘少奇的孙子,她第一反应是不信的。

抱着怀疑的态度,工作人员死死盯着这个男子,仔细观察了一会后她才发现,这个男子长得还真有点东方人的味道。那他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没有骗人的话,他和刘少奇又有着什么渊源呢?

革命为上,托付幼子

这件事还要从刘少奇的儿子刘允斌开始讲起。年,当时中华民国刚刚建立不久,国内军阀林立、一片民不聊生,帝官封三座大山,死死地压在国人身上,当时国民党人都在极力同北洋军阀做着抗争。

而就在这时,刘少奇和妻子何宝珍的第一个儿子在江西省的一个煤矿里出生了。当时夫妻二人都忙着革命,因此根本没太多时间照顾他们的孩子。平日里夫妻二人一忙起来,便常常会把儿子交给战友或者邻居照顾,可每天这么麻烦别人也不是个事。

虽说刘少奇夫妇对这个儿子是非常疼爱的。可当时正是安源煤矿工人运动的紧要关头,完全无暇照顾儿子,在反复考虑后,刘少奇便动了将儿子送人的想法。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后,妻子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她知道丈夫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为革命考虑。但是看着可爱的儿子,她心里却升起了一股不舍。不过不舍归不舍,为了革命事业以及儿子的安全考虑,他们还是决定把儿子送走。

做好决定后,刘少奇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身边的战友和家人,他期待身边人能给儿子找个好人家。刘少奇的六哥刘云庭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怒斥弟弟道:“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这可是弟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把孩子送给别人家养,你忍心吗?”

听着哥哥的话,刘少奇惭愧地低下了头,或许他真的不是个好父亲,但他当时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而且孩子跟在他们身边也不安全。

在了解了他的难处后,刘云庭便提出了要把孩子接回老家生活的提议。这样革命结束后,随时都能把孩子接回家。听到这一提议,刘少奇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立马点头对哥哥说道:“这样自然是最好的!”

就这样,年幼的刘允斌被送到了老家。当时全国都在搞革命,更别说在村子里生活的村民了。在被送回老家后,刘允斌的生活过得也不尽人意。他不仅常常吃不饱饭,而且缺失了父亲和母亲的陪伴后,他也时常会感到孤独。

在工作之余,刘少奇常常会给儿子写信。一有空,他便会把这些信寄给儿子。每次看到这些信,刘允斌心里都是非常激动的。他知道父亲是一个做大事的人。那时,他便在心里暗暗立志,自己也不能拖父亲的后腿。

然而当他在老家慢慢长大时,他的母亲何宝珍却遭到了敌人的迫害。那是年的3月,正在执行任务的何宝珍,突然遭到了特务的尾随。发现情况不对后,她赶忙回家将自己仅三岁大的孩子交给了邻居,然后便遭到了敌人的抓捕。

被抓后,何宝珍以丰富的对敌经验,成功地将敌人瞒了过去。可就在敌人准备将她释放的时候,党内却出现了一个叛徒。他不仅将何宝珍的真实身份告诉了敌人,还把她正在执行的任务透露了出去。

得知此事后,敌人开始对何宝珍严刑拷打,让她讲出任务的具体细节。即便面对如此酷刑,何宝珍却始终没有松口,最后她惨遭敌人的迫害。牺牲那年,她只有32岁。此事传出后,刘少奇一家包括刘允斌在内,全都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中。

在刘允斌14岁那年,我党终于在延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那时,党内有许多人对刘少奇的这一家庭情况有所耳闻。因此,当时便有人向组织提出了将刘少奇儿子接来延安的提议。

后来在组织的批准下,刘允斌顺利抵达延安。来到延安之后,他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在延安生活的这段时间,他看到了那些努力学习、努力训练的士兵们,看到了那些为革命而奋斗的党员们,在这些人的耳濡目染下,他的学习态度也更加认真了。

远赴苏联,遇到爱情

父子二人团聚仅一年后,刘允斌便被送去了苏联学习。一方面当时刘少奇实在太忙了,根本无暇照顾儿子;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的局势实在是太混乱了,这样下去,可能会耽误了这个好苗子。因此在组织的争取下,刘允斌和他的妹妹刘爱琴,以及一些老革命家的子女,全都被送去了苏联。

到达苏联后,刘允斌谨遵父亲的话,努力学习考上了莫斯科钢铁学院。很快刘允斌便要选专业了,在填表时,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延安生活的那段日子。

看着延安革命根据地一次次的遭到敌人轰炸,看着那些疼爱自己的叔叔阿姨们一个个的离开。他清楚都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落后导致的,当时他便希望造出能够影响战争的武器,以防止更多的人牺牲,他很看好核领域。

可如此重要的专业,怎么会轻易让一位其他国家的人参与学习?刘允斌知道这件事并不现实,于是他决定后退一步,选择核放射化学专业。不过现在的学校没有这方面专业,所以他毅然退学,重新考入了莫斯科大学的化学系。

刘允斌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在校内,他不仅学习态度认真。在学习之余,他还特别喜欢参加校内的联谊活动。后来他还在众人的推选下,当上了中国留苏大学生同乡会会长。正是在学校里参加活动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名字叫做玛拉的女同学,那是一个家庭富裕,长相姣好的女孩。

那天刘允斌在人群中远远地看到了玛拉,自见到她的第一眼,他便被玛拉的笑容所吸引。后来,刘允斌居然又在自己学院的教学楼内再次见到了玛拉,他心中大喜。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孩和自己是一个系的。就这样,两位高材生慢慢相熟起来。随着两人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玛拉也被这个温柔的男生给吸引了。

在外留学的刘允斌和其他留学生不一样,他心里想着的始终是振兴祖国的责任,所以平日里,他和玛拉的相处时间也比较少。

每次想看到刘允斌,玛拉都要去图书馆里找他。好在玛拉也是一个极为好学的女孩,他不介意自己心爱的男生努力丰富自己。可是看着刘允斌这么不管不顾学习的样子,玛拉也是非常心疼的。性格火爆的玛拉,常常会因为此事和刘允斌吵起来,她经常会劝他说:“你在学习的时候,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呀!”

玛拉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她很快便向刘允斌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刘允斌又何尝不喜欢玛拉呢?但他却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自己的国家,又想起了惨死在敌人手中的母亲,他突然犹豫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是要回到祖国,为国服务的。他不清楚父亲会不会接受这个异国女孩,他也不清楚二人结婚之后,玛拉会不会和自己一起去中国。

于是他便把自己在苏联遇到的事情,都写成了一封信,寄给了父亲刘少奇。刘少奇在得知儿子的境遇后非常心疼他。当即他就对儿子表示了支持,他回复道:“你放心地和玛拉在一起吧,不仅是我欢迎玛拉,中国也欢迎玛拉。”

听到父亲这么说,刘允斌便放心了。在找到玛拉之后,他便将自己的担忧一五一十地对她说了出来。他先是将父亲的态度对她做出了说明,玛拉听后大喜。然后他又将自己的担忧、顾虑,都向这个单纯的女孩倾诉了出来。自己总有一天是要回国的,他担心不能给玛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玛拉却表示,只要两人足够相爱,她有信心陪刘允斌一起对抗未来。

就这样,两人顺利地结了婚,刘允斌带着妻子回到了国内探亲。刘少奇对这个单纯开朗的女孩也是非常喜欢的·,二人在家中小住了一段时间后,就又赶回了苏联完成学业。在苏联生活的这几年里,刘允斌不仅考上了莫斯科大学放射化学系的研究生,还和玛拉先后生下了一对男女。

舍弃小家,报效祖国

只不过突然有一天,一封信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年,玛拉刚刚考取莫斯科大学候补博士的学位,刘少奇便向儿子寄来的一封信,说要他回国为国效力。

看着父亲寄来的信,刘允斌陷入了深思,他来到苏联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要学好知识为国效力的,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对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贡献一份力了,他当然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可是他突然又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对妻儿也是极为不舍的。一番犹豫后,他还是选择了家国,并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纵是有万般不舍,玛拉最终还是尊重了丈夫的决定,并选择与他和平离婚。

由于中国和苏联的距离太远了,当时的通讯也不发达。因此在二人离婚后,刘允斌和玛拉基本没怎么联系过。直到年,前来苏联出访的刘少奇,才再次见到了玛拉和自己的孙子孙女。

见到两个可爱的孩子后,刘少奇也是十分喜欢,他抱起两个小孩亲昵了好一会,才把他们放下。出访工作结束后,刘少奇带着对两个孩子的眷恋回了国。直到刘少奇离开人世,至此他和孙子孙女天人永隔,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而在刘少奇离世前,儿子刘允斌便先一步离开了人世。

一方面当时的政治环境比较紧张,另一方面当时玛拉和刘允斌已经离婚。因此玛拉也一直没有对子女说出父亲和爷爷的事情。就这样,这对儿女在懵懂中长大了。而玛拉把儿子教的非常好,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莫斯科航空学院。在走入工作岗位后,他同样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并荣获了诸多奖项。

虽说这个男孩对当时爷爷来看他的事情还有些记忆,但由于他当时实在太小了,所以他也并不清楚爷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直到后来,他的姑姑告诉了他父亲和爷爷的故事,以及他父母的爱情故事。他才知道,原来父亲和爷爷是那么伟大的人。他的爷爷竟然是中国的前国家领导人,而父亲也是一位为研究原子弹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的科学家。

在得知这些事情后,一股自豪之情从他胸中油然而生,当时这个男生便动起了回国探亲的心思。但是由于他先前的工作单位属于苏联的保密部队,所以对他来说,去中国并非是一件简单事。而在他提出探亲申请后,考虑到他是中国前领导人的孙子,上级领导很快便拒绝了他的赴中申请。

在他的再三争取下,领导表示,只要他愿意离开工作岗位,三年后他便可以自由出国了。为了能够回到中国探亲,他只得申请提前从国家军事部门退役。

如愿以偿,回归祖地

年,这个男人终于有了去中国探亲的机会。这才出现了开头发生的那一幕。当时负责接待他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得知了他的身世后,立即把此事上报给了领导。领导在对他的身份做了一番核验后,惊讶的发现他所说的全是实情,同意了签证请求。

办好手续后,他顺利的来到中国。下了飞机,他根据母亲给自己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姑姑刘爱琴。刘爱琴见到他也是非常激动的,她不仅热情地接待了刘维宁,还将家中的几个亲戚都引荐给了他认识。

在向大家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自己叫做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在听说他还没有中国名字后,家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刘维宁。

在家人的陪同下,刘维宁专门去坟前祭拜了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奶奶。在姑姑的热情挽留下,他在国内住了下来。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系统的学习了中文知识,还游历了我国的大好山河。看着美丽的中国,他便动了留在中国的心思。

做出了决定之后,他迅速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他想要妻子来到中国和自己一起生活。可是他妻子的父母和三个姐姐都在俄罗斯,所以妻子当即便拒绝了他的提议。面对妻子的无情拒绝,刘维宁却没有气馁,他不仅将自己的身世细细的讲给了妻子,还向妻子描述了中国的美丽。最终妻子也被刘维宁的话语所打动,同意和孩子一家来到中国生活。

得知此事,刘维宁大喜,他迅速开始在中国物色起了宜居地。很快,他便把目光放在了广州,他对妻子说:“广州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这里处于亚热带地段,气候温暖湿润,和寒冷的俄罗斯不一样,在这里,你能随时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在妻子办好手续来到中国后,刘维宁带着妻子一起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时常会带着妻子一起去红色纪念馆,向他讲自己父亲和爷爷的故事。平日里,刘维宁夫妻的生活也是非常低调的,他不仅从没有拿自己的身世招摇过市,还为中俄友好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

其实在刚到广东的时候,刘维宁也因为广东人的口音过重而感到不习惯过,可当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后,他便爱上了广东。后来在这里,他也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并过上了幸福甜蜜的日子。

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刘维宁的表现也一点没给爷爷丢脸,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让人们看到了跨越国界的美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